在建築市場 微晶瓷,不知道是否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,大批的農民兄弟背井離鄉,從老遠的家鄉趕來工地,替代了原來由我們工人幹的大量的強勞動(也許說得白一點更易於理解,就是苦力)。對於這些農民工來說,T恤,想說愛你並非容易。
T恤的作用,其實遠不止做為防護服裝用的。
T恤·苦澀的感覺
記得在十多年前,我們單位內部某些作業搞承包,承包人就有過為了節省承包成本 染料雷射,而拒絕發給工人T恤的行為。後來,經過政府勞動仲裁部門的裁定,工人的T恤才得以領用。
近幾年,部分農民工的勞動保護情形有所改善,像一些大型的國有建築企業,對農民工的T恤領用有了專門的規定。但是,不少的建築分包商對國家的勞保政策仍然是裝聾扮啞的。這裡,我就不必多說了。
工人尚且遇到這樣的情況(雖然,這種情形並不多見) 升降曬衣架,何況農民兄弟進城務工,他們對勞動保護政策的知之甚少,如何為自身作好勞動防護,談何容易。
我之所以愛T恤,是因為T恤實實在在的是為我遮擋了野外火辣辣的陽光,讓我皮膚免受曬傷;是因為T恤實實在在的為我遮擋了隨時可能觸碰的角鐵、鋼筋,讓我皮肉免受劃傷;實實在在的為我遮擋了飛濺的鐵鏽、斑駁的油漆……。
基層幹部參加勞動,是貫徹落實上級黨委有關創先、創文的需要。為此,也需要領用或借用T恤的,基層幹部有穿沒穿這T恤參與勞動並不重要,關鍵是報表上要反應出來。
現在,有的領導到工地視察,定要把全新的T恤(請注意,只需單件上衣就好)、安全帽穿戴整齊,或獨個兒,或與現場某負責人,或與某工人,以特定的環境作背景,擺好pose ,拍上幾張照片,貼到宣傳欄或刊登到內部的小報上 提乳。
很顯然,T恤在這裡只充當作道具,短暫的“秀”(或許這樣說是很不合適的,但我還未找到更為合適詞之前,只好以此詞暫且頂替)後,T恤就被送回辦公室了,因為T恤從材料倉庫領出後,一般就不再退回去了。要知道,領導一般不屑於這件T恤的。
在這裡,T恤又變成了從“勞力”渡向“勞心”彼岸的“船”了。 T恤 T恤 POLO衫
遇上建設項目的開工或竣工典禮,工地上工人和農民工都得穿上劃一T恤,跟穿著統一制服的管理人員排列整齊,配以飄舞的彩旗、喧天的鑼鼓以示慶賀。
現在的我,工是不用上了,也就是不需每天穿著T恤上班了。但我的T恤還沒有破損,我把T恤洗曬乾淨,疊好收了起來,我想,說不定什麼時候還要派上用場的。因為,還有三百多個日日夜夜,我才可以正式退休呢,說不准什麼時候,還得重新穿上T恤呢。
從大專院校分配到企業來的畢業生,實習期多是穿著T恤在基層勞動的。但他們在實習期一旦結束後,T恤就馬上被束之高閣。我是鮮有聽說大專院校的畢業生願意繼續穿著T恤留在基層當工人的(現在有這麼樣的說法,大學畢業與其當工人,還不如呆在家里當“啃老族”)。
在這裡,T恤又成了企業文化的體現。
在這裡,T恤連充當道具的資格都失去了,只是個數字而矣。
好站推薦: